基因试药网
精准医学
  • 人干细胞储存
    脂肪干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脐带干细胞
    胎盘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 免疫细胞储存
    NK细胞
    CD4+ T细胞
    CD8 +T细胞
    CAR-T
  • 免疫力检测
  • 基因细胞蛋白检测
    高血压精准医疗方案
    m代谢基因
    药物代谢基因检测
    Hcy
    耐药菌基因
    Tau
  • 抗体血药浓度定量检测
    PD-1血药浓度定量检测
    HER-2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CTLA-4抗体药物浓度检测
    VEGFR抗体药物浓度检测
    TNF-a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CD20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EGFR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 靶向药物
    EGFR
    PD-1
    PD-L1
    ALK
    MET
    ROS1
  • 靶向治疗与靶点检测
    肺癌
    胰腺癌
    甲状腺癌
    乳腺癌
    胃癌
    肝癌
  • 生物资源
    基因库
    载体库
    启动子库
    腺病毒库
    组织病理库
    细胞库
    免疫细胞库
    人类精子库
    人类卵子库
  • 新药(技术)研究
    帕金森治疗
    脊髓损伤神经修复
    AD
    脑中风
    NSCLC
    卵巢癌
  • 科研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抗体组学
    代谢组学

【盘点】干细胞治疗各个系统疾病案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7-09 11:45


【盘点】干细胞治疗各个系统疾病案例


2017年11月2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在2017年CDS年会上做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及肥胖的研究”的报告。提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及肥胖治疗上最具优势,它具有“更年轻的细胞生命”、“更高的细胞活性”、“更强的细胞分化、增强能力”、“特性更接近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等特点。


1.2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第二军医大学福州总院临床医学院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向15位胰背动脉、双肾动脉介入及外周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患者血压、血糖、C 肽值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在改善舒张压、肾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口服缬沙坦+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对照组患者。


1.3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与河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在局部麻醉下沿30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患肢血管走行方向,自上而下行多点局部肌注1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及踝肱指数值好转更明显。

1.4 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武警总医院在9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下睑眶缘外中1/3交界处垂直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术后1个月,2号患者眼视力提高0.5,出血灶、渗出基本完全吸收;8号患者眼视力提高0.3,出血灶、渗出有所吸收,微血管瘤数减少;5号患者眼视力提高0.2,出血灶、渗出略有吸收,无新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


中国医科大学的孙丽博士将含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悬液通过颈动脉植入10位帕金森病患者体内,患者移植后,行走姿势、震颤程度,自主运动及坐、起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不但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而且有效改善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北京武警总医院收治了47例ALS患者,有22人在移植干细胞后机体功能获得改善,其中8人尤其明显。一位患者李女士刚入院时言语不清、上肢乏力、下肢抬举困难,治疗后可以迈开双腿走路。安沂华主任对住院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99位ALS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ALS患者的运动功能,在短期内(半年内)效果较好,整个过程是安全的。


2.3 老年痴呆


贵阳市金阳医院周强和他的团队,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先后治疗了四位老年痴呆患者。首例患者是一位75岁的男性,入院时不认识亲人,大小便不能控制。移植治疗后以上症状迅速改变,出院时,不但能认知家人,大小便也恢复正常。


2.4 小儿脑瘫


解放军32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对20位小儿脑瘫患者,经腰椎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输注4周后,所有患者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5 失眠症


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王亚莉医生为19位失眠症患者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失眠,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移植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明显优于口服药物,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显著。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


如今国内已有数千例肝硬化患者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中获益。

解放军302医院孙娟研究发现,对照常规治疗患者,22位接受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生命质量明显提升。

郑州人民医院曹巍博士发现,22位接受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均得到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2 克罗恩病

2018年8月英国一项临床试验结果,利用干细胞移植的手段能够帮助克罗恩氏病患者重塑免疫系统。众所周知,该疾病是一类十分痛苦的慢性肠道炎症,英国境内目前有至少11.5万人受到该疾病的困扰。利用干细胞移植的技术置换患者的免疫系统被发现能够成功治疗多发性硬化。而在这一试验中,作者希望了解能否通过相似的手段降低克罗恩氏病患者肠道的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世界第一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由意大利科学家首创。

2007年,我国孙凌云教授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例难治性红斑狼疮获得成功,次年又收治了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2012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为21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静脉回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地降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水平,降低了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降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图)。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子宫内膜修复


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胡娅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团队联手,首次在国际上成功研制出胶原支架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结合传统宫腔镜技术,实现了受损子宫内膜的功能性修复,帮助3名患者实现做妈妈的梦想。目前已完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25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组67例。


5.2 卵巢早衰


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去年8月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起了该项临床研究,目前已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58人次,术后4个月内排卵率达32%,对于已闭经多年、生育无望的卵巢早衰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勃起功能障碍


运用干细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一方面可以完全取代受损和死亡的阴茎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可以分泌一些因子修复功能受损的阴茎组织细胞。丹麦15位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未接受药物或阴茎移植术的情况下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6个月后,8名男性能够正常性交。


运动系统疾病

股骨头坏死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人体股骨头坏死在国外已有报道。法国科学家移植治疗11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效果显著,其中87.3%的患者髋关节疼痛缓解;78.4%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80%的患者行走间距延长。




吉林省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刘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谷涌泉主任等,对9位骨循环协会评级为II-IIIa级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经大腿动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氧转运指数明显改善。MRI检测显示24个月后股骨头坏死区域体积显著减少。


退行性关节炎


20世纪90年代,Brittberg等开始利用自体软骨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组织,修复关节表面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骨科和外伤学系的Akgun等对1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对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的修复效果,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更显著。


强直性脊柱


2014年我国焦作市人民医院宋庆林医生和他的团队报道了利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例,部分患者进行过传统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副作用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和关节疼痛,且表现出骶髂关节炎。36例患者均给予一次1×107间充质干细胞30ML静脉输注治疗,在治疗后进行4~1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血降指数及CRP指标均有所改善。患者进行复查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与传统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脊椎损伤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报道了首个人类I期临床试验结果,即对四个受试者进行研究,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慢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其中三名受试者的疾病症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且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2001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的科学家,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法成功治疗一名心肌梗死患者,这是世界上第一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病成功的病例。医生从患者的骨髓中取出干细胞,经过必要处理后,将其注入冠状动脉中,手术10个星期后,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一,心脏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植入的干细胞成功地再造了心肌组织。


心脏衰竭


2017年9月26日,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the Universidad de los Andes)研究人员发现,为心脏衰竭患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有助于修复受损心脏,改善心脏机能。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会刊《循环研究》上。


7.3 中风

2019年4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医疗中心公布了一项注射干细胞治疗中风的案例。67岁的老人Kevin Baird在中风后24小时内,接受了胎盘羊膜干细胞的注射,完成2月的第一阶段治疗后,Kevin Baird感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他上肢无力并且有严重的言语障碍,现在他的手已经可以自由控制了,但还有轻微的面部下垂。核磁共振结果显示,Kevin Baird的脑组织并没有进一步受损。


儿童先天性疾病

布里斯托心脏研究所的Massimo Caputo和Paolo Madeddu教授利用分化能力强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出了一种同人体组织无二的新一代移植物,用于替代需要反复进行植入手术的移植物进行心脏修复性手术。这种移植物只需植入一次,就能完全融入心脏组织中,随其一起生长。


其他疾病

8.1 牙周炎

2018年6月7日,国内首个“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受理号为CXSL1700137。“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来源于正常人牙髓,用于治疗慢性牙周炎,如慢性牙周炎所致牙周组织缺损。


8.2 牙龈组织修复


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就通过研究阐明了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加速组织修复的新型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在胞外囊泡中释放信号分子来发挥多种功能,因此,理解如何有效区分牙龈组织和皮肤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非常重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牙龈和皮肤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GMSCs包含多种蛋白质,包括炎症抑制因子IL-1RA,其能够阻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IL-1RA还能被用作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疗法。


8.3 眼部疾病——老年性黄斑性症状

2015年6月,86岁的Douglas Waters出现了严重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症状(AMD),导致难以看清东西。几个月之后,他成为了UC Santa Barbara的研究者开发的利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视觉细胞治疗AMD的临床试验的一员。手术之后,他的视力恢复地很快,能够阅读报纸以及干一些农活。这项出色的临床治疗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该文章描述了将从干细胞诱导而来的,工程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进入患者的眼睛中,从而帮助AMD患者重建光明。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8.4 乳房再造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附属市民综合医疗中心首次利用再生医疗技术,对乳腺癌手术等造成的乳房组织缺损实施乳房再造。

人体干细胞具有生成新脂肪细胞和新血管的功能。新治疗方法利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少量脂肪分离和培养干细胞,然后将其与脂肪组织一起注入乳房缺损部位,进行乳房再造。

以往的脂肪注入法存在注入脂肪难以存活的问题。新治疗方法由于培养的干细胞会生成新的脂肪和血管,能为一同注入的脂肪提供营养,因此注入的脂肪应该比较容易存活。安全方面,由于干细胞和脂肪都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所以能降低发生排异反应的风险,而且提取和注入脂肪时的伤口也比较小。





分享到:
试药服务 : 16686411993
加盟热线 : 13787039412
发布服务:18507311342
责任编辑:15580066805
医疗咨询:13973145990
资料下载
美国恶性肿瘤NCCN方案智能输出软件.txt
下载
基因检测报告P183641-1-2019-03-20.pdf
下载
湘雅健康行活动方案.pptx
下载
2018ASCO新进展-整合20180703-v1.0.pptx
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