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试药网
精准医学
  • 人干细胞储存
    脂肪干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脐带干细胞
    胎盘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 免疫细胞储存
    NK细胞
    CD4+ T细胞
    CD8 +T细胞
    CAR-T
  • 免疫力检测
  • 基因细胞蛋白检测
    高血压精准医疗方案
    m代谢基因
    药物代谢基因检测
    Hcy
    耐药菌基因
    Tau
  • 抗体血药浓度定量检测
    PD-1血药浓度定量检测
    HER-2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CTLA-4抗体药物浓度检测
    VEGFR抗体药物浓度检测
    TNF-a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CD20抗体血药浓度检测
    EGFR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 靶向药物
    EGFR
    PD-1
    PD-L1
    ALK
    MET
    ROS1
  • 靶向治疗与靶点检测
    肺癌
    胰腺癌
    甲状腺癌
    乳腺癌
    胃癌
    肝癌
  • 生物资源
    基因库
    载体库
    启动子库
    腺病毒库
    组织病理库
    科研细胞库
    人类精子库
    人类卵子库
  • 创新(技术)研究
    帕金森治疗
    脊髓损伤神经修复
    AD
    脑中风
    NSCLC
    卵巢癌
  • 全球研发中心
    外泌体QC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抗体组学

干细胞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吗?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1-05 11:34

问题

      类似中风、脑瘫、自闭症等患者,是否非得通过脑定位微注射或脊髓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MSCs)?

      能不能通过外周血管输入MSCs这样相对比较安全和简易的操作?

      问题的核心也就是在于MSCs能否穿通过血脑屏障?

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是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BBB)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半渗透边界,它将血液与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细胞外液分开。血脑屏障是由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形成的[1]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537 (2).jpg

这个系统允许水、一些气体(O2、CO2)和脂溶性分子(激素)通过被动扩散穿过毛细管基底膜,但会限制病原体的通过,限制血液中溶质的扩散,限制大分子或亲水分子进入脑脊液(CSF)[1]。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利用特定的运输通道主动运输对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的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还有代谢产物[2]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543.jpg


脑血管里面的血液和脑脊液也是通过血脑屏障进行物质交换。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548 (2).jpg

   BBB通透性增强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HIV-1相关痴呆和慢性创伤性脑病[3]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555 (2).jpg

颅脑创伤能引起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4-6]。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很可能是大脑创伤后出现癫痫的重要机制[7]。这个病理性变化,非常有利于MSCs外周血管输入治疗颅脑损伤性疾病,而不需要创伤性地定位脑部微注射。


       比如,骨髓MSCs在大脑缺血区域周边局部注射治疗中风(发病超过6个月)的临床研究,经过1年的观察和评价(ESS、NIHSS、mRS和F-M总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虽然各种评分得到改善;但是,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由于局部注射导致的副作用,包括头疼、恶心呕吐、抑郁、肌张力增高、疲劳、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8]


      在MSCs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研究中,研究者评价了鞘内注射联合脑实质微注射MSC治疗脑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9]。所有患者的总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经分析发现脑实质内微注射并未带来额外的益处,伴随着短暂的低温和伤口疼痛,但没有更严重的不良事件[9]


       因此,外周血管(动脉和静脉)输入MSCs成为较好的选择,而且有证据表明通过外周血管输入的MSCs能通过血脑屏障,还能迁移到损伤的脑组织区域。


      氧化铁标记的骨髓MSCs颈动脉注射治疗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大鼠,24小时后,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MSC能穿过血脑屏障,偏好于沿着血管的走向,迁移到大脑皮层、皮质下白质层、纹状体、脑干部位,甚至观察到MSC能迁移到对侧大脑[10, 11]。但是大脑中却检测不到外周静脉注射的MSC[11]


       也有研究显示,给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尾静脉注射MSCs,大鼠脑神经功能得到恢复,而且在大脑病灶边界组织发现了通过血脑屏障的MSCs(红色标记)[12]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559 (2).jpg


MSC有很强的穿透血管的能力,比如建立皮肤炎症的小鼠模型,给与静脉注射MSC,观察到约47.8%的MSC在2小时后就穿过血管壁进入肌肉组织(MSC穿透血管的示意图)[13]

微信图片_20200105113604 (2).jpg


因此,通过外周血管(静脉和动脉)输入的MSCs,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迁移到大脑的损伤部位。


       静脉注射的弊端在于输入的MSCs有一半会滞留在肺脏,导致达到损伤部位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只能通过提高输入的细胞数来弥补这个缺陷。动脉注射必须避免形成动脉细胞栓子。


        临床上,有理由可以选择外周静脉或者颈外动脉输入MSCs治疗脑部疾病,可以避免脑部微注射操作所带来的额外创伤。


咨询电话:15674882621

微信:H18942570157




分享到:
试药服务 : 16686411993
加盟热线 : 13787039412
发布服务:18507311342
责任编辑:15580066805
医疗咨询:13973145990
资料下载
美国恶性肿瘤NCCN方案智能输出软件.txt
下载
基因检测报告P183641-1-2019-03-20.pdf
下载
湘雅健康行活动方案.pptx
下载
2018ASCO新进展-整合20180703-v1.0.pptx
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留言
回到顶部